成都地铁4号线(温江段)沿线商业发展策略研究
——区域商业开发的功能策略及空间调整模式
构建以光华CBD都市综合商业为核心、城市副中心商业为引力、多元化商业主题共同发展,立体化交通网络为组织动脉的温江区商业服务体系。
委托客户:成都市温江区商务局
项目区位: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温江段)沿线500-1000米半径范围区域
项目规模:共11个站点,以六个站点沿线区域为重点研究对象,5个站点沿线为远期发展研究对象
完成时间:2013年
核心资源:地铁二号线二期2013年开工建设、成都西部新城规划建设、光华CBD区域建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项目类型: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成效/后续进展:成为温江商务局在推动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温江段)商业发展建设工作中重要的工作指导性文件
规划诉求:
当前,新区的开发建设模式已经由简单的“投资建设驱动”向“产业导入、消费服务型”转变,这也必将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趋势,因此,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等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区域长期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
提升区域消费服务能力,实现区域价值是区域商业发展的核心诉求
用TOD模式引导的空间开发,解决城市发展先于地铁建设的区域建设调整问题,通过片区功能优化整合、片区功能重置、远期城市再开发等手段实现各站点沿线的空间价值
总体定位:温江商业体系链状极核、西成都休闲消费中心
构建以光华CBD都市综合商业为核心、城市副中心商业为引力、多元化商业主题共同发展,立体化交通网络为组织动脉的温江区商业服务体系,成为提升片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商业旅游地产综合体。
核心思路:
商业发展路径:打通商业脉络、打造商业核心,构建区域消费服务能力,即
利用地铁站点对人流的集散能力,提升商业服务能级
借助地铁建设地下通道的开发方式,实现各区域功能的连通
以地铁站点为中心,整合周边高能级物业,共享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差异化定位各大型商业,避免同质化,发挥规模商业对消费的影响力
TOD引导的空间开发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带动城市建设,形成中心型站点、次中心型站点、一般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四种类型站点,通过功能整合、空间优化承接城市功能
亮点项目:涌泉站
区域商业发展定位:城市生活都尚领地
商业发展总体建议:整合一条主题商业街、打造一个社区级购物中心、发挥三条临街商业的生活消费服务能力
亮点项目:凤溪站
区域商业发展定位:总部办公及枢纽服务功能区
商业发展总体建议:打造一个综合性购物中心(包含一个城市综合体,一条休闲商业街)、构建一条专业市场特色街区、提升六处临街商业的生活消费服务能力
亮点项目:大学城站
区域商业发展定位:青春风华畅享园地
商业发展总体建议:打造一个社区级购物中心、维持片区临街商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