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观点丨全域旅游:区域转型升级新路径
——《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政策解读
更新: 2015年11月24日标签: 全域旅游,区域旅游升级,旅游目的地点击量:
国家下发全域旅游发展新政策,是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本文由巅峰独家解读,探索如何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典范。
2015年8月,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这是全域旅游从理念向实践落实的重要推动,是地方践行全域旅游的重要指引。
全域旅游的概念解读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指引,决定区域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体现了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全域旅游是一种追求:是游客对于出行体验的追求;是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政府对于区域发展的追求;是企业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生活:代表当下的生活理念与生活品位,融合了生活文化与生活方式
战略意义
全域旅游的示范先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概念界定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是以地方行政区为范围,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典范,是整合区域范围内一切可资利用的旅游吸引物资源,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需求、旅游产业拉动效应明显的旅游目的地。
考核指标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主体为市、县地方人民政府,考核的六大指标为:
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富高、覆盖度广。
6大特征
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4全发展模型
全域旅游的区域发展指引——5大战略路径
产业围绕旅游转: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荣,旅游关联产业在布局中需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产品围绕旅游造:围绕市场需求,着力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实现产品围绕旅游造,打造产品的全域化发展;
结构围绕旅游调:加大旅游人才培育力度,鼓励招商引资,旅游业引领第三产业比重加速提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功能围绕旅游配:区域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围绕旅游业发展合理配置;
民生围绕旅游兴:切实增强区域旅游产业实力,使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
全域旅游的巅峰实践——全程服务成就全域旅游
早在2011年,巅峰智业即主持编制了《秦皇岛全域发展战略规划》,接着又承担了《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全域规划设计项目》、《安徽省金寨县区域旅游系列规划》等众多全域旅游相关规划,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域旅游规划服务体系,为目的地提供从前期咨询、策划规划、工程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到营销推广的全程服务。
全程服务体系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